一六○四年,荷蘭人開始窺伺大員(上圖) (台灣),荷蘭司令官韋麻朗曾在佔領澎湖時,聘任中國水手擔任導航員,不辭勞苦地沿中國海岸、島嶼間航行,並一一記錄航線及繪製地圖,一六一八年,荷蘭人更進一步想在中國沿岸或其附近島嶼建立據點。荷人早在歐洲時就確立目標在中國,如今業已到達中國的門口,卻不得其門而入。他們對中國所生產享譽全球五世紀之久的絲絹與瓷器十分垂涎,若能建立海上絲路,絕對可以獲得暴利;而中國地大物博,若能獨佔中國對外貿易,將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利益。
為了達成與中國貿易的目標,荷人在一六二二年尋覓建立一個配有強大武力的要塞據點,一則對抗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,因西葡兩國起步比荷人早五十年,已先佔領最優良的地方;二則荷蘭人有必要發展一處中繼港作為從日本、馬尼拉、爪哇、阿拉伯之間船隻的基地。
此要塞據點又必需是海運咽喉。在選擇位置時,除了良好的港口、腹地經濟、人力支援的考量外,並希望位於與中國交易的中央地帶。幾經檢討後,關於建設要塞據點的位置,巴達維亞下達給艦隊司令雷爾生的命令是:
第一優先:葡萄牙人業已佔據的澳門。
第二優先:九龍江河口、圍頭灣內的廈門島、金門島。
第三優先:澎湖島。
第四優先:即無優先的大員(台灣)。

一六二二年四月,巴達維亞的總督約翰.彼得松.顧恩自認國力強大,想切斷西班牙人、葡萄牙人跟中國的直接貿易,並要以武力強迫中國船隻及商人只來荷蘭人的據點交易。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荷人絕對要展現實力,組織艦隊遠征葡萄牙人佔領的澳門。荷蘭人知道,當時葡萄人在西太平洋上佔了南美洲巴西的一大片土地,注意力早已不在遠東彈丸之地的澳門,所以下令以優勢武力來攻擊沒有人會來救援的澳門。
當時彼得松.顧恩對在大員(台灣)設置要塞據點的態度模稜兩可,所以對遠征軍指揮官雷爾生說:「小琉球(台灣)是個很美麗的地方,那裡又有很多鹿,但是根據我們迄今所知,那裡似乎沒有可讓大船出入的好港口。」這是對台灣無優先的具體表達。

一六二二年夏天,雷爾生受命設立要塞據點,並率領荷英聯合艦隊攻擊第一優先的澳門,但不幸失敗了,退而求其次,爭取第二優先的廈門、金門,又因與中國的海戰失利,間接地也失去向中國表現強者姿態的膽量,所以挑選了第三優先的澎湖。雷爾生佔領澎湖後,發覺中國人似乎決心要剷除荷人,除了加強防禦外,抽空以一艘單桅戎克船為掩護,在一六二二年七月底親自到傳說已久的大員(台灣)探勘,萬一無法佔領澎湖,至少尚有安身之地。雷爾生進入大員灣內海港,發覺漢人與日本人早已與原住民貿易多年。這次的偷窺,也探測到將來建立要塞據點「熱蘭遮城」位置,此處雖然港口不深,但很容易防止敵船闖入港口。 荷蘭當局並不考慮在台灣建立要塞據點,但在軍事強佔澎湖卻又被中國政府以強大的武力逐出。此時(一六二四年)荷蘭人才深切了解中國人的海禁意義及對領土範圍的觀念,就是「大員、台灣」位於中國領土之外」。 如此讓荷蘭人了解在台灣設置荷蘭城堡不會損害到中國主權,佔領中國人所不要的台灣是不會受到中國政府的武力攻擊。 而在台灣的原住民就像其他太平洋島嶼的居民一樣,只能順從,無力對抗歐洲武力,於是荷蘭人在一六二四年理直氣壯地佔領了台灣。 一六二三年三月,荷蘭東印度公司商務員亞當‧斐互德(Adam Verhult)率領兩艘戎克船來到大員,進行第一次貿易活動。在港內向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商船購買少量的絹、絲和砂糖。同年十月,雷爾生更派遣五十人來到大員,在一鯤身島上以竹子和沙土構築了一個簡陋寨堡(砦堡),以防禦台灣原住民的攻擊。這個寨堡就是荷蘭人在大員最早的據點。 一六二四年八月二十六日,荷蘭人在澎湖打了敗仗,被中國人驅逐出境,只好選擇了第四優先也就是無優先的大員佔領並立即建設要塞據點。 圖 18 荷蘭式城堡,此堡有二個突出的稜形砲台 但大員地區早已有原住民居住,荷蘭人一上岸後,就把一鯤身到七鯤身的所有原住民驅逐,搶奪土地,淨空之後,在一鯤身建了著名的「熱蘭遮城」(Zeelandia 紅毛城)。荷式城堡指的是稜堡(Bastion),原由兩種不同功能的建築體——方形城堡及四角突出的稜形砲臺,結合成一種防禦性建築。 「熱蘭遮城」是標準的西方殖民城堡,也就是荷蘭人在台灣殖民的象徵。城堡寬100呎,長140呎,如此小的城堡不是讓人民居住的,而是用來保護極少數的外來統治者,並進一步在堡內配以新式武器大砲、毛瑟槍來統治大員地區。 一六二五年一月,荷蘭人發現在北線尾沙洲不宜居住,因為這沙洲常被海水淹沒,同時清水須從大員本島運來,十分不便,故決定到海灣對岸的台灣本島建造一個新的城市,以供居住;他們強迫所有居住在北線尾沙洲的台灣人搬遷。這個在台灣本島建立的城市便是「普羅岷西亞」(赤崁),也是後人所稱的臺南市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enusc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